为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,10月17日,性爱网
在34号楼1313会议室举办教学工作坊培训,主题为“与时俱进做好课程建设,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”。本次工作坊特邀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敏教授担任主讲。吴敏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、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,同时担任教育部高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,在生物学教育教学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。本次工作坊由崔柳青副院长主持,学院院长胡元森及全体教师参加。

教学工作坊现场
上午,吴敏教授以“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”为题作专题报告。他首先从当前大学生学业常见问题入手,指出大学教育应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培养。随后,他深入剖析了“数智化教学”对打造精品课程的推动作用,强调爱课程、MOOC等共享课程资源在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价值。吴敏教授以浙江大学《大学生物学》课程为例,系统阐释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施路径,提出应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课程建设,积极构建个性化智能教学平台。他还分享了新形态教材、数字课程、虚拟教研室及“AI+课程建设”等方面的实践经验。最后,吴敏教授结合个人从教经历,强调要以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,以仁爱之心投身教学,以人格魅力和学术素养感染学生,为全体教师提升教学能力、培育创新人才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指导。

教学工作坊现场
下午,吴敏教授围绕“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”作专题介绍。他系统梳理了该赛事的发展历程与近年举办情况,详细解读了科学探究类与创新创业类两大赛道的特点与评审细则,并结合优秀获奖案例进行生动阐释。吴敏教授指出,竞赛始终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、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为宗旨,致力于推动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。本场报告使在场教师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,进一步深化了对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研、赛教学研融合”理念的理解,增强了通过学科竞赛落实育人目标的共识与能力。
在交流环节中,吴敏教授与现场教师展开热烈讨论,他以真挚的分享和自身的榜样力量,勉励大家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,以人才培养为根本,做到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。最后,胡元森院长作总结讲话。他首先对吴敏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,并指出,本次教学工作坊内容翔实、见解深刻,有效帮助教师们深化了对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解,对学院后续强化教学水平、推动课程改革、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,将有力促进学院整体教学质量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双重提升。(性爱网
文/伊艳杰 摄影/吕燕红 审校/崔柳青 审核/胡元森)